可好景不长,1956年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搞去斯大林化,中苏在意识形态上掰了。1958年,苏联还提了个馊主意,要搞联合舰队,摆明想管中国海军,这谁能忍?中国直接怼回去。到1960年代,关系彻底崩了,1969年珍宝岛打了一仗,边境都差点炸开锅。从那以后,中国对“结盟”这事儿就多了个心眼。
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接盘,中俄关系算是重启。1996年,两国说要搞“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听着挺高大上。2001年,又签了个《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这回把话挑明了: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这条约就像给关系上了个保险,既能合作,又不绑死。苏联没了,俄罗斯实力大不如前,中国这边却慢慢崛起,两国关系开始有点新味道。
21世纪后,中俄关系越来越热乎。经济上,俄罗斯有油有气,中国有钱有市场,天生一对。像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这种大项目,早就跑起来了。政治上,两国在联合国安理会里老一块儿投票,抱团儿对抗西方压力。军事上,联合军演都成常态,像“海上联合”“空天安全”啥的,动静还不小。可再怎么亲近,军事联盟这道坎儿就是没迈过去。为啥?别急,下面细说。
中俄边境线长4000多公里,邻居关系可不是闹着玩的。结盟听着好听,可真绑一块儿,边境问题咋整?1969年珍宝岛的事儿不就说明白了,盟友间都可能翻脸。俄专家说,中国不结盟就是不想让边境变复杂。毕竟,真结了盟,资源共享、人口流动这些事儿都得摊牌,弄不好还得吵起来。中国宁可搞经济合作,互利互惠,又不伤和气。
再看看中国跟别的邻居咋处的。朝鲜那会儿抗美援朝,中国豁出去了,可也没结盟,为啥?鸭绿江边不能乱。巴基斯坦也是,中国帮了不少,但始终是“援助方”,不是“盟友”。俄罗斯远东那块儿地,资源多得很,真结盟了,中国人过去开发,俄方能乐意?所以,中国就爱这招:合作归合作,结盟就算了,既保住主动,又少惹麻烦。
结盟这事儿,历史上坑过不少国家。韩国跟美国1953年签了《美韩共同防御条约》,结果咋样?军事外交全得听美国的。2016年萨德导弹那事,中国反对得嗓子都哑了,韩国还不是得硬着头皮上,盟友义务跑不掉。俄专家说,中国看透了,结盟容易让弱势一方变傀儡。
回头看1958年,苏联想搞联合舰队,中国直接说不。那时候要真点头,海军不就成苏联的了?苏联解体后,东欧那帮小弟也跟着遭殃,经济政治一团糟。中国学聪明了,不结盟才能保住自己的牌,想咋打咋打。俄专家还提到,中国崛起这么快,结盟反而是给自己套枷锁,犯不上。
不结盟这事儿,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就定调了。那会儿中国靠苏联近,可也没真成小弟。1950年的《中苏条约》看着像结盟,其实是援助为主。到1959年,中苏闹翻,中国彻底不玩结盟这套了。后来不管跟谁打交道,中国都守着这条底线。
为啥这么轴?不结盟能让中国在国际上站得直。2022年俄乌冲突,中国没站队,光喊和平,谁也挑不出毛病。这种中立劲儿,让中国在发展中国家里特有面子。还有“一带一路”,靠经济拉朋友,不用军事绑盟友,多灵活?俄专家说,中国这底线不光是政策,更是战略,结盟这事儿压根不在选项里。
中俄经济互补性强,未来肯定更热闹。俄罗斯油气多,中国需求大,像东线天然气管道这种买卖才刚起步。高科技、农业、基建这些领域,两国也在加码。还有“一带一路”,俄罗斯正好卡在路上,合作空间大得没法说。以后经济这块儿,俩国家估计能玩出更多花样。
政治上,中俄在国际舞台上会更默契。安理会里,两人一块儿顶西方压力,反恐、气候变化这些大事儿上也得搭把手。多边主义这旗,俩国家扛得挺起劲。以后国际局势再乱,中俄估计还是会一块儿站台,声音更大。
军事上,中俄没结盟,可合作一点不少。联合军演年年搞,防务交流也多。以后反恐、维和、网络安全这些领域,两国还能再挖挖潜力。不过,军事联盟这步,估计没戏。中国不爱这套,俄罗斯也未必真想绑死。合作深归深,各自留一手才是王道。
中国不跟俄罗斯结盟,不是看不上谁,而是算得明白。保地缘政治优势,不想被牵着鼻子走;怕重蹈别国覆辙,保住自主权;不结盟这底线,更是战略大招。这三点加一块儿,中国在国际上站得稳当又灵活。中俄关系以后肯定还得热乎,经济、政治、军事都会更近一步,可军事联盟这事儿,八成没戏。
中国这不结盟的路子,不光护住了自己,还给国际舞台添了新玩法。以后咋走?咱拭目以待,反正这俩国家一块儿干的事儿,够世界瞧一阵子的。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