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鹳是世界濒危珍禽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因数量稀少
被称为“鸟中大熊猫”
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是全球候鸟迁徙重要通道
——中亚通道的重要中转站和停歇地
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鹳种群数量再创新高 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提供
近年来
随着自然保护地管理不断完善
湿地生态系统逐渐向好
这片湿地
成为黑鹳的乐园
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鹳种群数量再创新高 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提供
2024年
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
监测到黑鹳675只
这是保护区黑鹳种群同步调查中
单次监测的历史最高记录
截至2024年10月共监测发现黑鹳巢址82处
其中繁殖巢32处
4年繁殖黑鹳100只
成活82只
黑鹳归巢(省林草局供图)
持续4年野外调查和监测
共拍摄照片1万多张
形成文字记录33万多字
构成了黑鹳活动的珍贵数据库
生态改善、科技监测、迁徙研究
湿地保护的篇章还在书写
黑鹳“日记”也没有停笔
愿黑鹳与人类的“温暖约定”续写
“鸟中国宝”东方白鹳
近日
高台县湿地局监测站
在候鸟监测和疫源疫病监测时
在黑河湿地保护区发现一只罕见的大鸟
——东方白鹳
这是当地第一次发现
和记录到东方白鹳
在这里活动的影像
高台黑河湿地首次发现东方白鹳活动影像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范大龙 摄
东方白鹳是一种大型涉禽
为鹳形目鹳科鸟类
其体态优美,成鸟体长超过1米
黑翅白体,赤脚长喙
栖息于开阔的沼泽、湖泊和潮湿草地
东方白鹳“做客”武都汉王湿地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刘建军 摄
东方白鹳是少见的旅鸟
因繁殖分布区域狭窄
野生种群数量极为稀少
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
属于濒危等级
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有“鸟界国宝”之称
@兰州大学【注:2023年,甘肃境内(武都)首次监测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
截至目前
黑河湿地已监测到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0种
二级保护鸟类30种
其他鸟类100多种
鸟类数量达8万余只
种群和数量逐年增加
候鸟天堂
甘肃位于
中亚-印度和东亚-澳大利亚
两条国际鸟类迁徙线路上
是重要的候鸟越冬、繁殖栖息地
和迁徙停歇营养补给地
良好的生态、适宜的气候
舒适的栖息环境、丰富的食物资源
让甘肃成为候鸟迁飞通道上重要的能量补给站
山丹县的多处湿地迎来了春季候鸟迁徙的高峰 @今日山丹
候鸟用翅膀投票
纷纷“做客”甘肃
“稀客”变“常客”
甚至候鸟变“留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