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有媒体相继报道称:苏州三星电子电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ESC”或“三星SESC”)正式宣布裁减除研发人员以外的全体员工。
从肩抗韩国五分之一GDP,以中国为第二事业部,到近年来陆续关闭在华工厂,手机品牌在中国成为小众产品,三星在中国的扩张战略接连失利。7月29日,苏州三星电子电脑有限公司——三星集团全球唯一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宣布大裁员。
苏州三星仅保留研发人员
新华日报财经客户端查阅资料发现,三星SESC成立于2002年9月,实缴资本1343.3713万美元,实际控制人为(韩国)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自2003年4月正式投产以来,三星SESC一直负责笔记本电脑整机的研发和制造。根据早期报道,三星SESC的建设初衷是为了使中国三星成为三星(集团)的第二个事业基地。2005年5月,三星SESC成为三星唯一一个海外笔记本电脑研发与制造法人。
2020年7月29日,三星SESC下发了《致员工的相关说明》,通知中称,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公司产品市场份额不断萎缩。为了应对形势和市场的变化,三星总部调整发展战略,对电脑产业进行转型升级,公司产品将专注于研发工作,除研发部门外,其余人员的劳动合同履行均受到影响,公司拟与受影响的员工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而在今年4月,三星SESC还入选了2019年中国出口企业200强,排名第155,出口额75.6亿元。这个数据甚至不足6年前三星SESC出口额的三分之一。
根据海关统计,在2013年中国出口200强企业名单中,三星SESC排名第22,出口值为4323百万美元(按照汇率6.1计算,约为263.7亿元)。
关于三星关闭三星SESC的原因,市场上众说纷纭。有分析人士称,三星或将低端生产环节搬迁至越南,以减少人工成本。也有分析人士称,三星的撤离由于其在中国市场的业绩惨淡。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国产品牌迅速崛起的当下,三星在中国的退败早有预兆。
“傲慢的”Note7掀开“败走”序幕
三星在中国的撤退行动起于2013年到2014年。
2013年,三星在中国的形势一片大好,以19.7%的市场份额成为中国手机市场的老大。但是,同年10月央视的调查撕开了三星“光环”。
2013年10月,CCTV《经济半小时》播出节目:三星“猝死”问题早已蔓延全球,但售后却因地而异。节目调查指出,三星手机频繁出现问题,但是在英国,保修期内免费维修或更换新机;在香港,维修费用全免;而在中国内地,同样的问题消费者得花上千元维修费。
频繁出现的手机事故、强势的回应态度,在媒体的大范围曝光后,消费者的不满不断累积,而随后的“Note7事件”更是引发了全民气愤,引发三星手机的落败。
2016年,三星Note7频发电池爆炸事件,三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召回,唯独不包括中国大陆市场,并辩称中国市场的手机没有问题。
结果可想而知,在国产手机快速崛起的黄金10年,三星的“傲慢”摧毁了中国市场对其手机品牌的信任。随着华为、小米、OPPO手机品牌的成熟,三星虽然在全球手机销量中遥遥领先,却失去了全球最大的市场——中国。
2018年,三星关闭其位于天津的手机制造工厂,拉开了“败走”中国的序幕。根据IDC数据,2018年前三季度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份额占比为0.9%。
2019年,三星关闭惠州工厂,这也是三星在中国的最后一家手机制造工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