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出处
1.民情土俗
意思是一地的人情世故,风俗习惯
清·恽敬《与福子申》:“顺德近接省会,民情土俗,仁弟必一一措置得宜。”
2.天府之土
天府:天然的仓库。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区。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
3.水土不服
水土:泛指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服:适应。指人不能适应新的自然环境、气候及生活习惯。也作“水土不伏”。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1回:“说军士水土不服,权且罢兵。”
4.土生土养
土生土长tǔshēng-tǔzhǎng[bebornandbroughtuponone\'snativesoil;locallybornandbred]意思是当地成长起来的。
5.土里土气
土里土气tǔlitǔqì∶指没有见过世面的意思,具有或表现出各种乡下人特性的∶表现出乡间或农村的方式与方法的在他们的作品里没有土里土气的味儿
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18回:“穿着肥肥大大的花褂子,下面是宽腿儿蓝裤子,土里土气的。”
6.安土重迁
在一个地方住惯了,不肯轻易迁移。
东汉 班固《汉书 元帝纪》:“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
7.土崩鱼烂
土崩溃,鱼腐烂。比喻溃败不可收拾。
汉·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若乃距阳平,据石门,摅八陈之列,骋奔牛之权,焉有土崩鱼烂哉。”
8.不服水土
不服水土bùfú-shuǐtǔ服:习惯;水土:指一地的饮水、气候、环境等。不能适应某一地区的气候、饮食等远客不服水土
汉 荀悦《汉纪 武帝纪》:“中国之人,不知其地势,不能服其水土。”
9.拓土开疆
拓:开辟,扩充。开辟领土和疆界。
晋·陆机《汉高祖功臣颂》:“王信韩孽,拓土开疆。我图尔才,越迁晋阳。”
10.土皇帝
指盘踞一方有势力的人物。
孙力《都市风流》第16章:“他是乡里的土皇帝,你是这里的县太爷。”
11.茅茨土阶
用茅草盖屋顶,以泥土砌台阶。形容住房简陋。也泛指生活俭朴。
晋 袁宏《后汉纪 光武帝纪一》:“礼有损益,质文无常,茅茨土阶,致其肃也。”
12.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溥:通“普”,普遍,全。苍天之下都是天子的辖地。指大一统思想。
《诗经·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13.人非土木
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
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第十二出:“谢荷公公!张协人非土木,必有报谢之期。”
14.捻土为香
捏泥成香。因不及备香,以此表示虔诚。
宋·曾敏行《独醒杂志》第五卷:“捻土为香事有因,如今宜假不宜真。”
15.面色如土
见“[[面如土色]]”。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回:“惊得洪太尉目睁口呆,罔知所措,面色如土,奔到廊下,只见真人向前叫苦不迭。”《西湖二集·吴越王再世索江山》:“董昌面色如土。众兵都面面厮觑,不敢则声。”
16.画土分疆
见\'画野分疆\'。
清 鲁一同《正统论》:“高光崛起,李赵彷徨,魏晋盗窃,秦隋强梁,偏安割据,画土分疆,无所拘滞,安所纷扰哉。”
17.安土乐业
安居本土,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
汉扬雄《连珠》:“吏不苟暴,役赋不重,财力不伤,安土乐业,民之乐也。”
18.瓦解土崩
比喻澈底崩溃的情势。
东汉 班固《汉书 邹阳传》:“使吴失与而无助,跬步独进,瓦解土崩,破败而不救。”
19.桑土之防
喻防患于未然。
明·张居正《答王鉴川计贡利害》:“至于桑土之防,戒备之虑,此自吾之常事,不容一日少懈者。”
20.山不让土石
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21.土壤细流
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李斯列传》:“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22.风土人情
指一个地方特有的自然环境、特产和风俗习惯。
清 钮琇《觚剩 七月天》:“若就服食居处而言,以及风土人情之变,真堪发人一嘘。”
23.皇天后土
皇天:古代称天;后土:古代称地。指天地。旧时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
《尚书 武成》:“底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所过名山大川。”
24.土豪劣绅
泛指旧社会作恶多端的恶霸、地主。
《茅盾选集 封建的小市民文艺》:“小市民痛恨贪官污吏,土豪劣绅。”
25.土包子
指没有见过大世面的人,如果是说别人,有轻蔑意。如果是说自己,有自谦意。
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有些人轻视本地干部,讥笑本地干部,他们说:‘本地人懂得什么,土包子!’”
26.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普天皆是王土,四海皆是王臣。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七年》:“故《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27.西方净土
佛教语。西方之极乐世界,即佛国。
唐 李白有《金银泥画西方净土变相赞》诗。
28.开疆拓土
开拓疆域,扩展领土。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02回:“卿等屡立战功,开疆拓土,今日之败,乃是众寡不敌,非卿等之罪也。”
29.率土之滨
沿着王土的边涯。犹言普天之下,四海之内。
《诗经 小雅 北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宋 王禹偁《谢历日表》:“臣闻天道无私,所以运行寒暑,圣人有作,所以恭授民时,聿令率土之滨,共乐同文之化。”
30.寸土不让
一寸土地也不让人。
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把社会主义国家巩固起来,寸土不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