冇槟榔,噍唔出汁
一般所谓的槟榔,俗称菁仔。昔日广府人喜欢嚼槟榔,粤音称咀嚼为“噍(ziu6)”,以槟榔果为主要成分,并以荖叶丶荖花荖藤和石灰作为配料,放入口中咀嚼。槟榔果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槟榔素”能促进消化道的蠕动,使瞳孔收缩,心跳降低,正常量时可増加唾液分泌及引起发汗现象,因此,“冇槟榔噍唔出汁”就如此而来,引申出“空穴来风,未必无因”之意。
例句:佢两个成日揽头揽髻,话唔系拍拖都冇人信,冇槟榔都噍唔出汁喇。
茶瓜餸饭,好人有限
茶瓜,是将白瓜用醋、糖等调味料醃製而成的食品,味道甜而带酸,可佐膳放汤。
俗语讲“茶瓜餸饭,好人有限”。原意是指茶瓜性质平和,甜酸可口,即使虚弱病人胃口不好,也可用来佐膳。好人是指健康的人,好人有限,则指病人。以茶瓜来餸饭的人,十有八九都不会是一个健康的人。后来“好人有限”引申出另意义—意指不是好人,而是坏人。
例句:你睇佢蛇头鼠眼,一定系茶瓜餸饭,好人有限!
食穀种
农民在收割稻米时,都会留下一批穀,作为下一次播种的种子,此为穀种。正常情况下,穀种是不会用作粮食的,因为如果把穀种吃掉,下一造就要没有种子,就会没有禾稻,没有收成。但是如果该年失收,缺乏粮食,农民就要被迫讲穀种拿来食用。
于是“食穀种”就相当于“杀鸡取卵”,形容生活穷困,迫不得已要“食老本”。
例句:唉,几个月都冇工开,惟有食穀种喇。
割禾青
禾,即禾稻,在禾稻成熟时,禾穗会呈金黄色,这时的禾稻就可以收割。但禾稻还没有成熟的时候,未有结穗的禾稻则呈青色。
“割禾青”意思是指在禾稻尚未成熟的时候就收割。在用于赌博的时候,意指赢了钱就走人,不给别人反击翻身的机会。
例句:话明起码要打够八圈嘅,点知佢连赢几铺就话有事要走先,分明想割禾青。
抛生藕
据说抛生藕一词源出戏班。在粤剧中,花旦的衣服都是阔袍大袖,将身体包得很严密,但生胆相会时,花旦表演耍水袖时,将水袖轻轻捲起,露出部分手臂,然后将水袖抛向小生,以表达对男性的倾慕。而女性的玉臂似鲜藕,“鲜藕”即生的莲藕,故称为“抛生藕”。后来,广府人就将“抛生藕”一词用来形容女性表达对男性有意思的动作或表情了。
例句:对面个女仔,望住明仔眨眉眨眼,猛抛生藕。
够姜
姜有添丁之意,广府人家的风俗,男家往女方家提亲,过了大礼之后,女家要回礼给男家,回礼的礼物除了大桔、莲藕、礼饼、海味外,还必然带有一对姜,以表达“多子多孙、儿孙满堂”的美好祝愿。而每当妇女生完小孩之后,都会食用姜醋,有祛风散寒、活血祛瘀、帮助子宫收缩的作用,因此姜醋又叫“添丁姜醋”,所以姜有添丁的象征。
广府地区众多神诞,每个诞期都有庆祝活动,花炮必不可少。花炮是一座供奉神灵的纸扎装饰物,大小不一,其顶部会写上花炮会所属的乡、村或堂口名称。正中高处必然有一个装扮威猛的神像,代表紫微正照,其侧有不少龙、凤、麒麟、八仙、三星、天兵、神将、灯笼、蝙蝠等等,除此之外,还挂有生菜、生姜,寓意生财及子嗣。
如果过去的一年,花炮所属的乡、村、堂口增加了一个男丁,花炮上会挂一串姜头,两个男丁,就会挂两串姜头,如此类推。一看花炮上所挂的姜头有多少串,就知道该年增加了多少男丁。姜越多,表示男性人口增加,人多势众,够实力,反之则势单力弱。
“够姜”一词,后来就被广府人引申出形容别人“够胆”、“有勇气”之意。
例句:面对几个烂仔,佢都够姜单枪匹马去赶走佢哋。
种姜
种姜,即是希望生儿育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很多单身男子去香港谋生,及后回乡结婚,两夫妇聚少离多,所以一到农历年尾,就会趁春节假期回乡与妻子团聚。隔了不久,就会传来喜讯,乡中娇妻梦熊有兆,将会增添人丁。到了秋天就要煲定姜醋,以备产妇食用。因此,春节回乡与妻团聚,就被戏称为“种姜”,到了秋天,天赐麟儿,就有姜可用。
例句:佢一放假就急急脚返乡下慰妻,话返去种姜。